抱团战“疫”复工,温商这样做

这个文章详细为你讲解了抱团战“疫”复工,温商这样做的题和一些关于疫情期间订货会怎么做相关的话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不久前,首届奥康奥莱“云招商”大会在温州举行。在此期间,文启奥康联合16家鞋企成立“中国鞋都企业战略联盟”,以“云创新”赋能企业,打造鞋业新经济模式。奥康的“云+”布局,是疫情之下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缩影。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目前,近70万温州人在全131个国家发展,其中38万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创业,26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温州商会。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广大温州商人“同舟共济”,化危为机,找到了一条独特的抗疫复工之路。

捐献抗疫物资,全暖商团结抗疫

将时间拨回两个多月前。新年伊始,随着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发展,温州一度成为“重点防控地区”。如何凝聚力量,精准有效助力温州疫情防控,成为当时摆在温州商人面前的现实题。

一场“温商运动”开始了。王振涛慈善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助力温州“火神山”医院建设;森马集团捐赠1000万元物资和现金支持各地抗击疫情;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公司部署下,采购了价值数百万元的防护服和医用口罩;聚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中远在俄罗斯通过温州商友采购医疗物资。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温州商会也纷纷行动起来。天津市温州商会成立了以严立苗会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员自愿捐款捐物。其中,董事长单位亿联控股集团已在全国多地捐款捐物,捐赠各类医疗物资,总金额达640万元。

为了战胜疫情,广大温州客商利用“全朋友圈”采购急需的防疫物资,第一时间送往防疫前线。随着疫情在全蔓延,不少海外华人聚居的国家成为重灾区。广大温州客商马不停蹄地开展“海外回馈行动”,全力支持海外疫情防控工作。

4月中旬,温州多家企业联合筹集的112箱防疫物资顺利抵达,支援塞尔维亚国内疫情防控需求;北京温州商会从会员会费中拿出20万元,通过意大利购买防疫物资。中国侨团向意大利相关医疗机构捐款;此前,市眼镜行业咨询协会捐赠的2600副护目镜已成功运往意大利都灵。从意大利到西班牙,从日本到印度,从美国到塞尔维亚,一批批温州客商捐赠的医疗物资抵达世界各地各大机场。

从采购急需的防疫物资支援家乡疫情防控;支援海外侨胞、参与全抗疫行动,广大温商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肩负重任、处处体现责任担当。小编从市工商联获悉,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市工商联系统累计捐赠款物163亿元。

温州企业借“云经济”努力复工复产

当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作为民营经济“排头兵”的温州如何安全快速恢复生产,成为温州商人的又一新命题。

如今,由温州玉燕鞋业董事长、鹿城区新生代企业家协会会长王静创办的温州和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盛医疗”)日产口罩可达50万只。

疫情发生后,王静加入温州商人支援抗疫队伍,开始采购口罩。“当时正好有几十名员工留在公司没有回家,所以我就想是否可以生产口罩,捐赠给政府和社会。”

随后,他召集员工探索、学习生产流程,联系原材料供应商。在王静的带领下,他的团队三班倒,让口罩生产线24小时全速运转。如今,合生医疗的四台全自动智能制造设备日产量可达50万件。“小作坊”变身“大作坊”,有的甚至销往海外。

在温州华鑫光学有限公司的工厂里,10条护目镜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该公司董事长吴健表示,由于太阳镜、老花镜海外订单快速下降,公司员工现在主要生产护目镜,每天24小时生产,70多名员工轮班工作。转产护目镜也暂时缓解了公司目前的困难。

无独有偶,疫情期间,浙江明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利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浙江华丰氨纶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加“轨”,保障救护车配件燃眉之急抗击疫情中的口罩及防护产品原材料。其他产品的生产;报喜鸟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松江工厂复工后,暂时转产防护服,尽快为抗击疫情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

温州工商企业浙江日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李兰娟院士团队携手,通过大数据帮助疫情防控部门提高防控工作的准确性;位于洞头区的浙江诚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抗病药物“利巴韦林”被列入第五版国家诊疗方案;东蒙集团牵头,庄吉、米西斯、爱乐、卡迪邦等10家服装企业成立“温州服装企业口罩转产联盟”,联手联合生产口罩。

此外,不少温州商人在此次疫情期间,借助智能化、网络化的先进理念“危中寻机”,变“面对面”为“屏对屏”、“面对面”。“面对面签单”改为“网上签单”,将原本线下举行的订单洽谈会改为线上,传递出新的“网络思维”。

疫情期间,红蜻蜓通过淘宝+钉钉迅速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店外销售额日均增速约为30%。在阿里云和淘宝的支持下,带动了1000家线下门店同步直播。在此期间,浙江红蜻蜓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波甚至走进淘宝直播间,成为一名“网红主播”。

突破“疫”势,新时代温商的故事正在瓯悦上演。

制造业转型升级,温州事业集团迈出“第一步”

“这次疫情期间,企业的不同表现告诉我们,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先进制造业升级,才是对冲疫情危机的根本出路。”温州科盛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国说。

“危中求机的求变精神,是温州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服装商会会长池慧杰认为,近年来温州服装主导的“时尚定制”模式就是工厂直供。针对消费者的新销售模式预计将迎来疫情后的大好机遇期。

原材料抓取、自动冲压、成品放行……走进浙江明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第三工厂车间,一条由数控冲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等组成的自动化冲压生产线。映入眼帘。整条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只需要5名工人即可在码头包装和搬运货物。三厂负责人丁海兴表示,复工后,计划投资7000万元以上,建设全自动“透明工厂”。工厂数控设备覆盖率可达80%,人均产量提高20%,产品不良率可降至3%以下。

只有不断直面挑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线上“云招商”大会上,市工商联主席、奥康董事长王振涛表示,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各位商家不仅要践行“四个“千人精神”,更要弘扬“义利并重”。“四先锋精神”是“以义为先”、“创新求变、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率先垂范””和“两个健康,争创第一”。

他提到,现在在疫情影响下,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全体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决心、毅力,以“雄鹰”的决心和信念应对疫情。重生,加快复工复产。生产。

我们一手抗击疫情,一手发展。在这场“抗疫促发展”的大考中,作为民营经济的“排头兵”,温州商人活跃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第一线,为温州的经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经济社会快速回归高质量发展轨道。据悉,截至目前,温州进入浙江省“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库的企业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潘永毅,王利伟

对于一些抱团战“疫”复工,温商这样做和疫情期间订货会怎么做的相关内容,本篇文章已讲解完毕,希望大家喜欢!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