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观察数字化如何助力奶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章将对乳业观察数字化如何助力奶业可持续发展?和一些疫情后奶业发展的题进行详细解,希望对各位都有所帮助。

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叶碧华呼和浩特报道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重新定义了乳制品制造。乳制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引领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迈向高质量的必由之路。

“对于中国乃至全乳业来说,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思维、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变革。”8月6日,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在世界乳业大会“可持续数字化、智能化乳业发展”论坛上首次发言表示,中国乳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数字化转型,规模。

据悉,本次大会以“创新合作,绿色低碳,推动世界乳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全乳业10强、国内乳业20强、知名企业参会。乳业产业链聚集呼和浩特。让我们共同探讨世界乳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大会开幕式上还揭晓了国家乳品技术创新中心。下一步,中心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行业共性和“卡脖子”题,为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据统计,2017-2021年全乳制品产量呈现缓慢增长趋势。2021年,全牛奶产量为545196万吨,奶酪产量为22051万吨,黄油产量为11256万吨,脱脂奶产量为11256万吨。奶粉产量4759万吨,全脂奶粉产量4621万吨。预计2022年全牛奶产量为544149万吨,奶酪22167万吨,黄油11397万吨,脱脂奶粉4655万吨,全脂奶粉4461万吨。

荷兰合作银行亚洲农业与食品研究部主管DirkJanKennes预测,由于人口增长和人均乳制品需求变化,2020年至2030年全乳制品消费量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全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一半左右。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不过,肯尼斯也观察到,随着疫情结束,全消费者仍将为农产品支付比疫情前更高的价格。“因此,亚洲大多数食品饮料企业去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利润率下降了。”

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相当于原奶42公斤,比2012年的311公斤增长35%。去年全国牛奶产量达到40265万头。吨,同比增长66%;乳制品产量突破31177万吨,同比增长2%。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7173亿元,同比增长11个,增速回落106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推动数字化发展力度,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乳业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不仅具备增加供给和技术投入的能力,而且通过贯穿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以伊利为例。早在十多年前,公司就率先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上游,伊利打造了全领先的智慧牧场,全程无人干预。中游方面,伊利建设智能工厂,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8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在伊利液态奶全智能制造标杆基地看到,AGV智能卡车操作灵活,机械臂轻松完成产品的传输和吊装……依托工业互联网的结合、5G、BIM采用先进技术,该基地每天可加工鲜奶6500吨。

下游,伊利推进“全领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数字化运营,开发了与15亿消费者在线协同创造新产品的智能洞察系统,并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了行业首款产品。GPT应用产品——YILI-GPT。

伊利集团副总裁杨超群表示,伊利不仅制定了中长期数字化转型目标,还打造了覆盖产品创新、供应链、全渠道、消费者体验的四大数字化运营,为企业提供更多数字化转型服务。准确、全面、深入的见解。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大数据和算法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未来可能流行的产品、口味、营养功能。同时,我们可以关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产品的反馈和评价,利用人工智能对产品进行迭代创新和服务。为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杨超群说。

作为全知名的食品饮料跨国公司,雀巢也介绍了其数字化转型的经验。雀巢集团大中华区CIO唐兴道告诉小编,减轻现有日常运营负担、建立专门面向业务的IT团队、全化IT创新是雀巢近两三年来数字化组织转型的三大内容。

“现在中国变化很快,渠道非常复杂,市场也非常复杂,过去的IT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现在的情况。所以我们会尝试用很多创新的方式跟用户打通流程,把时间浪费在中间,把需要花很大力气的地方尽可能简化,让更多的精力可以集中在如何为业务提供支持上。”唐星道说道。

推动全产业链碳中和

同时,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乳制品行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也是本次乳制品行业大会的热点话题。去年6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起成立中国乳制品工业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标志着我国乳制品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从倡议转向行动。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刘超介绍,委员会下一步将从清洁牧场建设、绿色工厂规范、标准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共享绿色消费、成果交流推广等方面全面推进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是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世界乳业的共同愿景。但由于乳制品行业涉及从饲料种植到终端销售的碳排放,实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乳业大会开幕式上,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表示,伊利目前正在积极打造零碳产业链,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除了帮助乳制品企业降本增效,数字化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游牧场为例,行业在减少奶牛废气、优化粪便处理等方面已开始探索并取得一定进展。在本次世界乳业大会上,悠然牧业研发部总监徐明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奶牛全链条数字化营养方面的探索和成果。

他说,悠然牧业拥有全最大的奶牛群,涉及奶牛超过50万头,饲料100万吨。近年来,公司在数字化方面做出了多项战略布局。尤其是在数字化营养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方面,“我们从原料入手,利用全最先进的原料分析方法和精准的配方软件,制作出合适的营养均衡饲料。将它们喂给动物后,我们再看牛奶。产量和牛奶质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链条实现营养效率和精准度,以及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多样性,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为此,悠然牧业设置了原料数字化、配方、消化、代谢、乳汁、环境、行为等七大主要内容。“前五项是营养链。动物每天吃的食物都会经过摄食、消化等过程。”如何将营养、代谢和产奶过程数字化,提高效率,将吃进去的东西完美转化为牛奶,这是营养数字化的主要目标。”徐明说。

对于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减碳方式,伊利集团数字化技术中心总经理尚志虎告诉小编,伊利正在利用5G技术、边缘计算、各类智能设备、大数据技术,不断升级70多个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减碳方式。它的工厂。在增加每个工厂价值创造的同时,也降低了每个工厂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为了落实行动路线图,我们确定了全产业链主要环节碳减排的重点行动。这五个节点分别是原材料端、生产端、物流端、消费端、最终产品包装加工。以及废物处理,并在每个阶段确定了一些关键行动点。”尚志虎举例说明了热力灭菌强度算法的精益灭菌效果。

据了解,液态奶工厂需要非常高的温度来对原奶进行灭菌。如何利用算法和数据不断提高质量,同时降低过程中的能耗,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IT团队与研发团队合作,基于研发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对高温灭菌技术的理解,结合算法,开发出伊利自有应用热灭菌强度算法能力,不断降低能耗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据尚志虎介绍,目前这一算法模型正在伊利各液态奶工厂落地。据测算,热力灭菌算法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8106公斤。“这对于碳排放来说是一个非常显着的减少。”尚志虎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界乳业大会还发布了《呼和浩特乳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倡议》,呼吁全乳业产业链企业从关注碳足迹、加强碳管理、减少碳排放入手,加强和深化国内外、行业内外合作,共同推动乳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乳业观察数字化如何助力奶业可持续发展?和疫情后奶业发展的相关题,本文已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