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能防新冠、阳了不能洗澡?这些疫情传言已有案

对于喝酒能防新冠、阳了不能洗澡?这些疫情传言已有案和新冠期间可以喝酒么的相关题,你有了解多少呢?让小编来给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北京流行的病比广州流行的病更可怕吗?”

“这些民间疗法,例如饮酒和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COVID-19吗?”

“如果你太热了,就不能洗澡。”

随着“新十项”优化防控措施出台,各种有关新型冠状病防控的谣言在社交媒体上四处传播。这些说法可信吗?对此有何解释?12月21日,澎湃新闻注意到,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一些类似说法,其实早前已经被权威部门和相关专家反驳或解读。

谣言一北京传播的病比广州传播的病更可怕吗?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反映,同一种Omicron感染在不同地区的症状有所不同,比如广州症状较轻,北京症状较重。这种情况真的存在吗?

澎湃新闻发现,该说法不实。

12月12日下午,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科学用药专题采访中,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说,“在广东,症状相对较轻,这与症状相对较轻的事实是一致的。病株的不同变异类型肯定是相关的。我们还预计,病的突变和进化将使其性越来越弱。但事实上,我们认为症状的差异主要在于地区和不同人群的气候特征不同。“由于特点。”张忠德说,尤其是气候特点。与北方相比,南方仲冬气温较高。因此,在广州,主要病机是热重于风,夏季暑气仍重,北方风寒转热较多。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新冠病已经经历了几代变异。Omikron突变株BA4和BA5由BA2改变而来,BF7由BA4和BA5改变而来。只要病仍属于Omicron分支,病的力、致病性和传染性就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北京地区流行的突变株主要为BF7。目前,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占90%以上。该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侵入人体。上呼吸道症状因人而异。有的人明显发烧,有的人明显咳嗽,有的人喉咙明显不适。这与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等有关,并不意味着病的致病性和力发生了变化。

谣言二喝白酒、用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感染?

中国科协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协”发文辟谣称,虽然75%医用酒精可以擦拭物体表面杀死新型冠状病,它对于已经进入体内的病是无能为力的,更何况几乎所有的酒都不会达到医用酒精那么高的酒精含量。而且,饮酒本身可能会刺激人体,加重症状,还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此外,饮酒本身就有害健康。

用盐水漱口可以预防COVID-19吗?

经澎湃新闻核实,盐水不具备此功能。钟南山团队曾辟谣,用盐水漱口有助于清洁口腔和喉咙,对咽炎有帮助。然而,新冠病侵入呼吸道,漱口并不能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还没有研究结果表明盐水对新冠病有杀灭作用。

谣言三抗原T线越深,病情越严重?

抗原测试颜色并不反映疾病。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介绍,抗原检测的颜色仅与病有关,并不能反映病情。一家COVID-19抗原检测试剂生产商的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试纸的颜色可以反映体内的病载量。即检测区域红色越深,体内病载量越高。即使对于同一用户,检测区域的条带颜色在发病初期往往较深,后期则较浅。

谣言四早安早安?

随着近期阳例的增加,“朝阳带来健康”的说法被传播开来。经澎湃新闻核实,这一说法完全错误。据中新网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奥米克龙传染性很强,但大多数感染者具有自我性。致病性或严重性相对较低,但我们不主张或不建议故意感染。

目前,Omicron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部分患者感染后仍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咽喉痛等,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虽然目前Omicron传染性很强,防控压力很大,但我们还是希望疫情能够趋于平缓或者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短期内不会出现大量暴发。

谣言5有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吗?我可以自己拿吗?康复后我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吗?

不应在家中使用COVID-19抗病药物,康复后6个月以上即可接种疫苗。

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表示第九版诊疗方案推荐了多种抗病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马特韦等。后来又添加了阿齐夫定。早期使用这些抗病药物可以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排出的时间。

目前,这三种抗病药物仍强调在医疗机构、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单克隆抗体需要静脉注射,需要住院期间使用。它们不适合在门诊诊所或家里使用。

如果您近期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不建议近期接种新型冠状病疫苗。目前,单纯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不如感染和疫苗接种产生的混合免疫强。因此,如果以后需要接种疫苗,建议接种疫苗。根据目前的COVID-19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如果您被诊断患有COVID-19,感染时间与疫苗接种时间之间应有6个月以上的间隔。

谣言六发烧了要立即吃退烧药吗?

澎湃新闻了解到,当体温在375-385之间时,首选物理降温。当体温升高到385以上时,可以使用退烧药。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16日,北京市药品质量控制中心发布了关于COVID-19家庭康复用药的建议,其中提到,体温在375-385之间时首选物理降温,当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体温升至385C以上。退烧药。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的发热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全身症状,也可谨慎服用退烧药。退烧药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天。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建议去看医生。

误区七如果二次感染,症状会更严重吗?

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二次感染的担忧。有网友表示,“如果再次感染,症状会更严重”。经澎湃新闻核实,该说法不属实。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尚无反复感染会导致更严重临床后果的结论。从目前的病例来看,即使个别患者在反复感染时往往会出现症状恶化的情况,但比例也很低。Omicron病的致病性正在减弱。无论是首次感染还是再次感染,出现重症的概率都很低。

谣言八连花清瘟不能与布洛芬同服

以岭药业12月19日在深交所投资者互动表示,连花清瘟可以与解热镇痛药物联合使用,但需重点关注解热镇痛药物是否有使用禁忌症,以及在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

北京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金鹏飞提醒,这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应间隔一段时间,最好是半小时到一小时,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同时,每种药物都要谨慎使用。请务必遵循正常的间隔时间和剂量要求。

谣言九“养康”后2周内易感染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彤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特异性抗体确实需要两周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或者说是可检测到的水平。但事实上,当病进入我们身体的那一刻,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已经开始工作了。随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到三周内达到峰值,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两周内就不再有保护作用。如果此时病确实再次进入人体,可以很快被消灭,但相对来说很难被感染。一般来说,我们感染的时间越长,体内的抗体水平就越低,感染的风险就越大。

误区十勃起就不能洗澡或运动。

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方邦江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非急性高烧期间,如果体温低于385度或发热症状消退,如果体力还好的话可以洗澡。

当你处于急性高热严重期时,一般不建议洗澡,因为它会消耗你的能量,使你容易感冒。

尤其是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行动。恢复期,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洗澡可能会导致身体疲惫或病情加重。可以等到恢复好一点再洗澡。

喝酒能防新冠、阳了不能洗澡?这些疫情传言已有案和一些关于新冠期间可以喝酒么相关热议内容,本文已做出详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